《孙中山与〈少年中国〉》

《孙中山与:从美国当年的报纸看辛亥革命》记录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以及《少年中国》和美国舆论界在辛亥革命前后对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这场革命的报道与看法。时值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为了弘扬海外华侨的爱国精神,美西侨界领袖方李邦琴主持了这本《孙中山与:从美国当年的报纸看辛亥革命》的出版工作,并亲自审定了《孙中山与:从美国当年的报纸看辛亥革命》的选题和内容。

前言
方李邦琴女史主纂的《孙中山与(少年中国>》一书,通过对在北美印行的《少年中国》晨报、《世界日报》等百年前第一手文献的开掘与整理,向今人呈现了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侧面——海外华人对这场革命的认知、参与、宣传及坚守,用生动、翔实而又鲜为人知的材料,昭显了孙中山先生名论”华侨为革命之母”的深刻内涵。此书堪称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群籍中富于特殊价值的一种,也是近现代报刊史的佳构杰作。
海外华人深怀爱国之情和追求社会进步之志,又历经欧风美雨,接受现代文明洗礼,是较早支持孙中山先生民族民主革命的人群,也是革命思想和现代理念的热心传播者。20世纪初创办于北美的《少年中国》晨报等刊物,即在前驱之列。综览这些报刊文字可以发现,它们在辛亥前后十余年间所提供的丰赡信息,所阐发的新锐观念,皆与辛亥革命的主旨或深相契舍,或相与辩难,从而展示了一幅色彩斑斓、极富历史现场感的图景,有助今人体认辛亥革命的复杂进程和深远意义。
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多次改朝换代的“革命”,却并未改变宗法专制的社会形态,而辛亥革命则引发国体,政体变更,社会形态有所兴革,从此奔向现代文明的浩荡长程。辛亥革命在“革故”与“鼎新”两方面,堪称历史性的首创之举,吾土吾民至今受其赐。
(一)终结两千年专制帝制
中国历史的特色之一,是专制帝制早成(公元前3世纪)和长期延续(两千余年)。以公元前221年赢政(前246一前211年在位)称制”始皇帝”为端绪,至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1908—1912年在位,年号宣统)逊位止,专制帝制历时2132年,共有492个皇帝登极。此间政制起伏跌宕,而大势是君主集权于涨落问愈趋强化。帝王“以制命为职”(朱熹语),反映帝王意志的”诏令”通过垂直的官僚系统布达四方,经由郡县制、流官制,实现中央对广土众民的掌控。朝廷又经由选举、科举,君主与庶民对接,从而扩大了专制政治的社会基础。
男耕女织、土地在王有(国有)名义下私有、城乡一元的自然经济,是宗法制与专制帝制存在的经济基础,又被其反哺并受其保护。这种“宗法一专制”二重社会结构与地主、自耕农制的经济形态相互维系。以上诸层面融会成的自足性机体,具有顽强的延传能力,大一统的专制帝制对于中国古典文明的繁荣曾经发挥重要作用,至近古,专制帝制的弊端日剧,严重阻碍社会进步。时至近代,在工业文明焕发的内外因素作用下,宗法专制帝制才逐渐解体。而辛亥革命则正式宣告两千余年一以贯之的君主专制政体退出历史舞台。同盟会1906年拟订《军政府室言》,明确公示国人。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
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
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辛亥首义后,诸省响应,帝制崩坍已成定局,宣统三年十二月十三日(1912年2月12日)以隆裕皇太后懿旨名义发布清帝退位诏书。该谕旨日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
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
大势,内审政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
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清帝逊位标志着一个历史终结,是近代文明在中国生长发育的产物,代表这种历史态势的,是革命民主派及其各路同盟军(如立宪派),对专制帝制给予强力一击,促其终结的,正是辛亥首义。袁世凯于辛亥首义以后,“骗取总统,以此攘窃帝位“,“以一姓之尊而奴视五族”,成为民之”公敌”,召致“天下共击之”,洪宪王朝八十余日即告覆灭。证明了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确为不刊之哲言。
辛亥革命不同凡响的意义,不仅在于推翻清王朝,更在于结束了沿袭两千余年的专制帝制,成为中国历史划时代的界标。《世界日报》宣统三年九月二十一日“紧要新闻”的《草党大胜官军》,辛亥年十月初九日“紧要新闻”的《南京战云之剧烈》等报道,即为这一重大历史事变的记述。今日读来,仍觉血脉责张。
(二)开启共和宪政新篇章
与推翻专制帝制互为表里,辛亥首义的另一空前的历史业绩,是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共和”,在中国古典的本义为“共同协和行政”,近代中国与日本学人用“共和”或“公和”翻译西洋的民主立宪政体(republicanism)。这种政体的基本形态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与君主制相对,采用这种政体的国家称共和国。“共和”的英文republic一词来源干拉丁文res publica,意即公共事务。
共和宪政与君主立宪同为近代民主政体的两种并列形态,但由于戊成变法夭折和清末仿行立宪的虚假,表明君主立宪难以在中国实行,共和制成为先进中国人的选择。早在1897年,孙中山先生在《与宫崎寅藏平山周的谈话》中,用汉文宣示自己的政治精神是”执共和主义”,他还批驳那种”共和政体不适支那之野蛮国”的论调。20世纪初,邹容的《革命军》更高唤“中华共和国万岁“口号。至辛亥首义,革命民主派在观念形态上介绍并倡道民主共和,已历十余年,而践履共和制,使之成为一个鲜活的事实,则开端于辛亥首义,湖北军政府建立、《鄂州约法》制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便是其显著标志。
中国革命民主派坚守共和主义,并强调共和主义乃是继承中国传统精义与借鉴西方近代政体的结合,孙中山先生说“共和者,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我国民之论古者,莫不仰慕三代之治。不知三代之治,岂能得共和之神髓而行之者也。”
辛亥首义及湖北军政府建立,尤其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缔造,是“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的实践。尽管“共和”的真实实现,在中国要经历一个起伏跌宕的艰难过程,“共和”的”公”(共和政体是公平、公正政体),”共”(国权是公民共有事业),“和”{以和平方式参与政事)三义为国人认识并付诸实施,决非一蹴而就。然而,辛亥首义应该说是中国人追寻共和宪政的第一个高潮。湖北军政府用人“公举”、政事“众议”,《鄂州约法》将主权在民的精义反映在具体的律法条文中,皆体现一种初级的共和精神,军政府宣布废除苛捐杂税、实行司法独立,倡导工商业发展,则显示了共和宪政的进步性与人民性。《少年中国》晨报等报刊,当年正为共和宪政作热情鼓吹。
辛亥革命的一大贡献在于,将共和国的理论与实践(包括其种种不完善的状态)呈现给中国人民,中国人民也从此认定共和制为正统。尽管共和制的内容有待充实与提升,然其前程无疑是光明壮丽的。

内容概要
《孙中山与少年中国–从美国当年的报纸看辛亥革命》编著者方李邦琴。 《孙中山与少年中国–从美国当年的报纸看辛亥革命》内容提要:本书对创刊于1910年的《(少午中国)》
晨报以及同时期的《世界日报)》等百午前的报纸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摘要选录,再现了当年的真实情景。这是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限于篇幅,本书只选登了辛亥革命前夕、武昌首义、清帝逊位、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北伐、北上召集国民会议直至逝世几个大的历史片段,展示了孙中山先生的各个侧面,刻画了孙中山先生革命家、政治家的光辉形象。尤其是武昌首义,从清廷和武昌军政府的排兵布阵,武昌、南京的血战,双方统帅部的告急电文,到各省兵变、难民迁流、外侨动态及各国政府的态度和行动等,各个方而均有报道,可以说是一幅辛亥革命的全景展示图。因其报道均为当时的即时报道,具有重大的史料价值。

书籍目录
序一 周欣平
序二 冯天瑜
前言:谈《少年中国》的”影响链”作用——从当年的美国报纸看辛亥革命
一、孙中山先生在美事略
二、《少年中国》晨报简介
三、《少年中国》晨报选刊
四、《世界日报》报道选刊
五、《国民日报》报道选刊
六、美国主流英文报纸有关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报道和漫画
七、附录 后记

章节摘录
(一)中国同盟会为革命党总机关。乃合无数之会党,共同结盟,以行革命事业者也。其总理即孙君,其副总理即黄君也。不过黄君主持于内,孙君筹饷于外耳。二君易地则皆然。

(二)所伪造之专电,自称为被获之党人之口供也。迄今事平两月矣,内地报馆数十家,何以皆不见有这等供词登载。然则大骂孙文为棍徒之口供,从何而来? (三)各报或有不实,粤督之电报,可谓无不实矣。观张鸣岐电报各省云:讯获党人供称:仍系孙文主动等语。岂张鸣岐亦讲大话,惟徐逃犯所说乃真实耶? 由是观之,则保妖之造谣,毫无价值,实属令人喷饭。须知革命党与保妖不同,保妖专讲假话、做假事以棍骗金钱为目的。一经弃恩之攻击,棍术败露,立即大局瓦解,不可收拾。革党不然,至诚无伪,以救国民为目的。汝保妖愈造谣,愈诬谤,吾党愈益焕发其光荣。真金美玉之喻,窃自信为确论矣。 呜呼保妖,其奈革命党何?呜呼徐逃犯,其奈孙文何?

(简析)作者署名“五郎”,即黄超五,是《少年中国》前身《美洲少年》周刊总编辑,晨报创始之骨干,文笔犀利,在与保皇党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笔权开头就以“金”“玉”比喻革命党,不怕火炼,不怕污秽。而“保皇妖物”,从革命党—成立就靠诬谤革命党为生。可是革命党人“绝不说假话,做假事”,“而尤以经手之款项,毫厘清楚”,用来对比保妖的伪造新闻、诽谤革命者,也用来对比保妖的帐目不清。后来保皇党内部揭露出来,康有为等巧立名目骗钱,“肥其三五无耻者之挥霍”。如此黑白强烈对比,形成强烈反差,让侨胞看清保皇党的嘴脸。 笔者又把“保妖中尤惯造谣者为逃犯徐士芹”的造谣,摆到读者面前。“该逃犯即大造孙文借温生材事为棍骗话柄,又谓温君非革命党人。”诬蔑和贬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是“借”温生材之事来“棍骗”。可是这谣言被保皇派要保的“粤督”揭穿。——“粤督张鸣岐所奏,均温生材供称”,温生材在南洋听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演讲,“因大感动,投入孙文革命党内”。暗杀孚琦,“纯属革命排满宗旨”。张呜岐在奏章写很清楚,温生材受孙中山先生的感染投身革命,而不是孙中山去“借温生材之事”更没有什么“棍骗”。面对“粤督”的上奏,保皇党只能自食其果,露出造谣行骗的尾巴。这暴露了“棍骗”的恰恰是保皇党!保皇党堕落到利用报纸造伪新闻,造谣污陷,打击贬低,无所不用其极。

作者简介
编者:(美国)方李邦琴 方李邦琴,方氏基金会主席,独立控股集团总裁;中国北京大学名誉校董,中国武汉大学名誉教授;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常务董事。方李邦琴祖籍湖北汉川。1935年生于河南郑州。抗日时期受小学教育于陕西西安,1948年随家人从祖国大陆到台湾,1959年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1960年来美国创业。方氏家族曾拥有印刷厂和报纸,报纸有中文、英文、西班牙文等文种。英文报纸包括创办《亚洲人周刊》(Asia Week)、《地产快报》(Real Estate Express)、《独立报》(The Independence News),收购《芝加哥论坛报》旗下在旧金山湾区的七家报纸,整合为全美非日报发行量最大的“独立报”报业集团。中文报纸还包括《节目一周》(电视周报),还有西班牙文报纸《Mission Life》等。2000年,方李邦琴任董事长的泛亚集团收购了已有135年历史、著名美国主流大报《旧金山观察家报》(San Francisco Examiner),该报的创办人是美国早期最富盛名的报业大王老赫斯特(Hearst)。这在美国造成轰动。方李邦琴是著名慈善家,捐赠中国边远山区中小学并设立教育奖学金。她还热心公益事业,关注美国华裔后代文化承传。她向北京大学捐赠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学楼,鼓励外国留学生学中文。在武汉大学设立传媒基金。2006年,为促进美国亚洲研究,她捐赠巨资帮助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修建东亚图书馆。同时向世界一流学府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捐赠《旧金山观察家报》档案150年珍贵史料,专家评论“其价值无法估量”。方李邦琴女士为著名美籍华裔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在美国新闻界、商界、政界均具有广泛影响力,是美籍华裔的杰出代表;也是增进中美交流、支持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及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的爱国侨领。

相关链接:
方李邦琴主编 《孙中山与〈少年中国〉》北大首发
孙中山与《少年 中国》: 从 美国当年的报纸看辛亥革命

《中国抗日战争图志》英文版

大型画册《中国抗日战争图志》英文版

“九·一八”事变70周年之际, 由First Asianweek Books Printing和Valley Graphics, Inc.在美国出版发行。

负责这套画册出版的是美国著名报人和社会活动家方李邦琴女士,方女士在亲自撰写的序言中说:

“在我阅读此书的中文版的时候,儿时有关战争的一些可怕的回忆开始一个接一个浮现出来,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战争会让人类丧失人性中最基本的良知……

当日本人民在广岛一个以”和平”命名的公园里,向那些原子弹的死难者献上花束的时候,我们大家都在沉思战争,心有所动。然而,又有多少人想起了在中国的南京还有一座大屠杀纪念馆,在那里,更有多少无辜的战争受害者的英魂在诉说着侵略战争的罪孽,可是在中国的这场战争却似乎常常为西方人所忽略了。

因为这,我决定,一定要获得这本书的英文版的版权。由于它是英文版,它就能在更为广泛的世界里得以展示,同时,也让这个世界在这场八年的血战面前,变得更为坦白,更为公正。我也希望它的出版能够促成一次理性思考的契机。关于战争,关于和平;关于人性,关于良知;关于中国,关于世界……”

这部英文版《中国抗日战争图志》的翻译工作经过五年的时间,其中六易其稿。最后,为了保证质量确定由著名翻译家杨立义先生和施燕小姐重新翻译。由于这部长达50万字的著作,涉及面之广,包括军事布置和编制、战役、中外参与者的姓名,战火波及的地名、建筑、场所、文件、电信……等等不一而足,因此在翻译工作中困难重重,但80多岁高龄的杨老仍不辞辛劳,不顾医嘱,每天工作10到12个小时,最后终于和施小姐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工作。

这部著作自1992年中文版出版后,作者杨克林和曹红仍继续拾遗补缺,采访了海峡两岸和现居海外的400多位参加抗日战争的将军、战士和各个阶层、各个岗位的亲历者和历史见证人,收集了大量的珍贵资料,特别是收集到许多抗日英烈照片,如江上清、吕公良、宋诗安等,在这次英文版中都进行了补充。英文版的图片因而达到了3000多张。此外,这次的英文版还系统收集了战后日本右翼不断挑起事端,妄图抹杀其侵略罪行和世界人民不断揭露其阴谋的斗争。

在本书的结尾,展示了在中国各地包括台湾省在内的众多抗日烈士和遇难同胞的纪念碑、亭、雕塑等建筑遗址,体现了骨岳血渊所塑造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血肉长城”的含义。

《中国抗日战争图志》序——方李邦琴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光彩夺目、又最为剧烈震荡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人类实现了科学知识的高度积累,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奇迹般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20世纪也是一个前所未有充斥矛盾、冲突和变革的世纪。最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被用来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造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血腥杀戮和残暴摧毁。

在这部由杨克林、曹红夫妇编著的《中国抗日战争图志》中,我们看到了一场二十世纪的浩劫。三千五百万的士兵和民众献出了他们的生命。经济的损失超过了1000多亿美元。

在我阅读此书的中文版的时候,儿时有关战争的一些可怕的回忆开始一个接一个浮现出来,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战争会让人类丧失人性中最基本的良知。。。。

当日本人民在广岛一个以”和平”命名的公园里,向那些原子弹的死难者献上花束的时候,我们大家都在沉思战争,心有所动。然而,又有多少人想起了在中国的南京还有一座大屠杀纪念馆,在那里,更有多少无辜的战争受害者的英魂在诉说着侵略战争的罪孽,可是在中国的这场战争却似乎常常为西方人所忽略了。

因为这,我决定,一定要获得这本书的英文版的版权。由于它是英文版,它就能在更为广泛的世界里得以展示,同时,也让这个世界在这场八年的血战面前,变得更为坦白,更为公正。我也希望它的出版能够促成一次理性思考的契机。关于战争,关于和平;关于人性,关于良知;关于中国,关于世界……

如果我们还渴望遵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我们就必须牢牢地记取历史,那一些滴血的岁月。

所以在2001年9月18日–日军入侵中国七十周年之际,我们出版了这本英文版的图志。我不禁想起美国哲学家George Santayana说过的一句话:那些不能记取过去的人将很可能重蹈覆辙。(2001年9月于旧金山)

相关链接:
大型画册《中国抗日战争图志》英文版将在近期出版

纪念辛亥革命百年首日封

方李邦琴基金会《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首日封》。于2011年11月19日起开始在全美各地限量发行。在美国邮政的支持下,该系列六款首日封于10月10日当天在全美六大城市加盖当日邮戳,以纪念孙中山先生暨美洲华人华侨为辛亥革命所做的巨大献。

6张首日封封面图案分别是:旧金山天使岛拘留营,(背面)为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红楼;孙中山曾投宿的洛杉矶Charles Beach Boothe大宅,(背面)为起义门;丹佛布朗宫大酒店,(背面)是黄兴塑像;孙中山早年曾就读过的檀香山普纳荷中学,(背面)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武昌起义浮雕;纽约市布鲁克林桥,孙中山曾徜徉于此,思考《建国方略》,(背面)为辛亥革命烈士祠;芝加哥中国城水活街,孙中山在此组织成立中国同盟会芝加哥分会,(背面)为武昌首义人物群体代雕塑。

这套“纪念辛亥革命百周年首日封”,将孙中山先生在美国各地开展革命活动的主要地点旧金山、洛杉矶、丹佛、檀香山、纽约、芝加哥等6城市,巧妙地串连起来。通过首日封,可追寻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在美国原地革命足迹,以原图、原味、原封、展现辛亥革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在北美的重要一页。借此首日封发行,以表达对革命先贤的崇敬及追思,弘扬辛亥革命提出的“振兴中华”的精神。

首日封制作由华裔传媒大亨方李邦琴家族的美国方氏基金会发行。知名华裔画家李印清、何茜,书法家唐庆年共同设计了这套首日封。戴定国、陈峰完成了纪念封背面的撰文与英文翻译。湖北省暨武汉市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给予了特别支持。

相关链接:
纪念辛亥革命百年首日封制作完成 全美限量发行

1958年旅游手册上的旧金山唐人街

1958年旅游手册上的旧金山唐人街    作者:任发强

喜庆的封面,龙的子孙—英文译文:旧金山中国城旅游手册,有关东方殖民地及其人民文化和美食的全面信息,此书作者:方大川。

彩绘的标志性街景,迄今无大的变化。市长的欢迎词,热情洋溢。

著名报人方大川编辑,John T.C.Fang 。方氏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专攻新闻与印刷专业,中西学养深厚,热爱中华文化,对唐人街充满感情……这是这本旅游册如此精美实用的主要原因。

目录一目了然,下方列出编辑职员和摄影师的名字

中国人最重视家庭团聚与和睦

唐人街的社区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东方温情

中国城的美女—来自东方的优雅

参加旧金山中国城选美的一位选手

杨振宁与李政道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消息与有”中国的居里夫人”美誉的吴剑雄接受普林斯顿大学校长授奖的消息并列,激励着美国和全球的华人。

华人的娱乐生活,粤剧演出,来自台湾的演员受到追捧

中国美食是唐人街吸引游客的一大原因

“杂碎”一菜的由来—李鸿章与一道地道美式中国菜肴的故事

忙碌的唐人街酒家后厨

旗袍店–尽显东方韵质

北美历史最悠久的唐人街

副总统尼克松夫妇到访唐人街。唐人街每年吸引150万游客,创造颇多就业和税收。

花轿与舞者–唐人街市上的表演

拜佛与祈福

美国华人的未来—身着中式传统服装的可爱孩子

快乐的小唐人

主要景点—孙中山塑像,大教堂和南侨学校

主要景点: 中式楼台,寺庙,平园公寓楼等,今天仍在,与当年并无二致

恭喜发财—虽然远离故土,依然保留习俗,传承中华文化

圣玛丽学校的女子鼓乐队与教友们的研习会

杰出女性,大厨和幸运饼

歌舞派对,体育健身,学习技艺,歌唱生活,忙碌充实的华埠年轻一代

吾国吾民,疆土广阔,历史悠久,人民勤劳,文化繁盛

孔夫子

中草药与中医,护佑唐人的健康

中国茶文化

学说中国话(广东话)

十个中国菜的详细介绍,美食的篇幅在这本旅游手册里占据很大篇幅啊。民以食为天。

教您做中国菜

餐馆的广告与菜品的介绍

上海楼餐馆的广告及其他

桃李园酒家

北京烤鸭与南苑酒家

康年酒家的广告,这家饭店仍在

食在中国,在唐人街

教您用筷子

中国菜最好吃

好大一双筷子!

中国人的生活

旅行社与旅馆的广告

演出与演员

中国音乐与戏曲

中国食品店与幸运饼

农历新年的舞狮是唐人街的传统

行进中的女子鼓乐队

灯笼灯笼,年年兴隆

兴高采烈,张灯结彩

孩子们,过年啦

封底的中国美女,发式是当时流行的

夜游中国城? 唐人街的夜生活。

中国城全图显示主要景点

方大川1961年与旧金山市长同阅此书。市长签名照片赠方氏。

 

相关链接:
1958年旅游手册上的旧金山唐人街